《長恨歌》教學反思
就《長恨歌》這篇文章而言,可以為學生講的很多,可以將出彩的點也很多,尤其以我現(xiàn)在所帶的班級學生現(xiàn)狀:比如可以講一講歷史背景,就此來感受這一篇文章中呈現(xiàn)出的李、楊二人的愛情,講講寵愛,講講別離;也可以單講對馬嵬坡上這段悲劇的反思,歸納文章主題,借故人之口,名人之言品評《長恨歌》給人帶來的反思。當然,這一切都是“知人論世”,很合單元要求,本文的第一課時及最后一課時我就這樣做了。然而,總覺得這些講評中,“語文”的東西少了,盡管學生及聽課老師聽起來會感覺舒服一點,吸引力強一些,但我毅然決定將公開課的內容定位為“品恨”,借文章的“恨”來提綱挈領,牽動全文。
圍繞“長恨”這一題目,用“找”——“品”——“讀”的形式去分析文中的“長恨”,通過對長恨的解析感受唐玄宗李隆基的“天長地久有時盡,此恨綿綿無絕期”的“恨”,體會恨之長、恨之深、恨之痛,為下一步“評”恨打基礎(本來這節(jié)課要將“評恨”兼顧,但出于學生實際情況考慮,將此問題放在下一節(jié)課)。
優(yōu)缺點:
首先是讀,“品”的基礎是讀,品的終結也應是“品讀”。就這個班的學生實際,盡管在上一節(jié)課我已經安排將文中不懂得句子進行初步解讀,但要讓學生“品”,以他們的基礎和學習習慣,基本上是老虎吃天——無處下抓。為此,在“品”之前,我只能先進行了聲情并茂的朗讀,以期通過誦讀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文本,為“讀”奠定基礎(我的朗讀比較動情,學生和聽課教師聽得也很認真,很投入)。同時,在讀前布置聽讀人物,也能較好的節(jié)約課堂時間。
教的目的在于不教,在教學過程中,授之以漁比授之以魚要更為重要,因而,在教學中,通過一個教學案例教會學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至關重要,在課堂教學中,為使學生能初步鑒賞白居易所寫出的“長恨”,學習白居易將抽象之“恨”形象化、具象化方法,我為學生的自學探究做了一下引導。即引導學生從“恨”的順序(層次)、寫“恨”的表達方式、表現(xiàn)手法以及修辭手法四個方面進行。
追問是當學生找出文中寫“恨”的句子,點出“情”與“景”的關系是時,因勢利導,乘勢而進,讓學生跳出原來只知情景交融的框架,進一步感受“情”“景”的關系,明確情景關系中“觸景生情”“借景抒情”“緣情布(設)景”等手法,使其直觀地理解這一經常在鑒賞中非常熟悉(經常出現(xiàn))卻又相當陌生(根本不懂其意)的專業(yè)術語。我認為,這比每次在鑒賞詩詞時直接套用要好得多。
蘇霍姆林斯基在談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時,曾舉出自己的一則教法。他在講述古代、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事件時,有些內容故意留著不講完,讓學生借助以前學過的知識去進行獨立解釋。這種選擇較深刻地影響了我,我在執(zhí)教《長恨歌》時,也有意忽略了白居易早年的思想狀態(tài)和價值取向、李楊愛情在中晚唐的詩性書寫等內容,不是不提,而是只順口說幾句相關詩句,足夠讓思維積極的同學有意識地注意到。這些內容對理解全詩主題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,然而我偏偏不強調,不展開。很多詩本來就難有“達詁”,詩歌主題朦朧些,多義些,引導學生分析時含蓄些,或許可以如毛姆所說的,有了爭議更可以保持“不朽”。葉兆言不是開玩笑地說過嘛,“對于中國的古典詩人來說,詩不朦朧,根本就玩不起來”。
一些學生似懂非懂的詩句和語言文學類的專業(yè)名詞偶爾從教師口中蹦出來,跳躍在教室中,也許真能更好地激發(fā)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?;叵胍郧坝没脽羝a充相關信息的日子,認真的學生一見到陌生知識點和名言警句等就抓緊時間抄寫下來,感覺非常可憐。面面俱到的語文課似乎形成了枯燥的語文學習,如果換一種方式,在重點明確突出的課堂上,留一些不解和困惑給學生,讓他們產生一定的印象從而在課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不時地反芻,生活化的語文課也將能夠更穩(wěn)妥地得到實現(xiàn)。